【移风易俗·树立文明乡风 系列调研报告之四】
“生在江南水乡,死在泉州晋江。”这是外地人曾经用来嘲讽闽南沿海地区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说法。过去,福建晋江市办婚丧喜庆讲排场、比阔气、争规格,攀比挥霍之风盛行,助长了不良社会风气,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。近年来,晋江市长期坚持和不断深化移风易俗工作,加强精神文明建设,城乡居民素质和精神境界不断提升,社风民俗日益向上,社会风气不断优化。
记者近日走访晋江市及其所辖的安海镇、磁灶镇、深沪镇、龙湖镇、英林镇、金井镇等十余个村镇,深入调研晋江市推动移风易俗、树立文明乡风的新实践新气象。
坚持人的城镇化,助力城市品质与人的素质同步提升
晋江是首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,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,该市深刻认识到陈规陋习之所以盛行,根本上是由于人的素质提升没有跟上城镇化、新农村建设的步伐。近年来,该市坚持把人的城镇化和移风易俗工作一体推动,全力破除闽南地区大操大办、炫富摆阔等陈规陋习,着力解决农村向城市、农民向市民转变过程中的各类问题,实现城市品质与人的素质同步提升。
这几年,晋江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,持续完善功能配套,新建一批文体中心、城市书屋、养老机构、公园绿地、美丽乡村,建成城市慢道和公共自行车系统,市民休闲生活有了更多好去处,市民精神追求有了更多好选择。同时,晋江市文明办先后举办了“倡喜事简办、创文明城市”“文明餐桌行动”等主题活动,让文明新风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各个方面。
让群众在文化参与、文化享受中转变观念。在长期实践中,晋江市深刻领会到移风易俗不是一蹴而就的刻板要求,而是循序渐进的文化活动,文化问题最终还要靠文化的办法来解决。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,该市大力开展文化惠民工程,建设“书香城市”,开设“国学讲堂”,打造“15分钟文化生活圈”。2017年春节前,一场“文明新风进万家”的社区巡回演出火遍晋江城乡,《厚养薄丧才有孝》《嫁妆》《赴宴》等一系列以移风易俗为主题的原创小品、小戏,引起了群众的共鸣。在调研期间,记者观看了“文明新风进万家”青阳街道专场演出。节目中设置了互动问答环节,把移风易俗的相关政策融入其中,群众参与热情很高。
![]() |
![]() |
责任编辑:康金山 |
- 2017-04-21用“纸上智慧”涵养城市文明
- 2017-04-21全省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
- 2017-04-20用“文明眼”看文明城市创建
- 2017-04-20文明城市创建“于细微处定成败”
- 2017-04-20文明根植于心 风气随之清新
- 2017-04-20“德法共治”为共享文明护航